石油化工行業氣體壓縮主要為復式壓縮機,其具有結構繁瑣,構件眾多、使用環境惡劣等特點,因此復式壓縮機在應用過程中經常出現故障。對此,現在以化工壓縮機為例,對石油化工壓縮機發展與應用進行簡要分析。
20世紀70年代,石油化工得到飛速發展,進而出現與之相應的壓縮機。壓縮機對其材料、技術、密封等具有較高要求,尤其是對于氣體適應性要求頗為嚴格。化肥工業大型離心壓縮機包含:工藝空氣壓縮機、原料壓縮機、氨冷凍壓縮機等多種。
石油化工壓縮機發展
第一,自20世紀70年代,離心壓縮機發展迅速。在某化工總廠國產30萬噸合成氨裝置發展中,上海一些廠分別研發了工藝空氣壓縮機、合成氣壓縮機、氨冷凍壓縮機、配套驅動汽輪機等。同時,我國最大離心壓縮機制造廠、工業汽輪制造廠也引進了搞科學技術與系統,在一定程度上將離心壓縮機制造推向了新的發展階段。另一方面,我國研究單位也推進了研究進度,在三元流動葉輪計算形式與流程、氣體模擬方法等已經走向國際化趨勢。
第二,70-80年代末,離心壓縮機不管是在科學技術還是在工藝技術、質量上都得到了提升。自1987年四川化工廠建設20萬噸合成氨國產化項目過程中,我國一些制造廠參與了壓縮機制造項目。現階段,國內已有約30家石油化工工廠使用該種壓縮機。
第三,乙烯工業壓縮機包含:裂解氣壓縮機、乙烯、丙烯壓縮機。70年代中,化工系統首次研發了40萬噸乙烯壓縮機。隨后,研制出了12萬噸乙烯三機,為大慶石化提供48萬噸乙烯裂解氣壓縮機與丙烯壓縮機。現階段,我國某廠有6萬臺45萬-60萬噸乙烯三機應用。
大型壓縮機發展方向
第一,大型離心壓縮機具有密集型、高技術水平等特點,需要有專業的生產技術。受化工與石油化工系統區域大型化發展影響,用戶對壓縮機的穩定性、技術水平、能耗等提出了較高要求。
第二,二氧化碳壓縮機方面,傳統生產中時常出現性能與工藝技術沖突事件。現如今,一些機廠已經研制有屬于自己的二氧化碳閉式試驗臺,使得傳統問題被解決。所以,大型化工與石油化工壓縮機優化完善主要在其性能方面。現階段我國一直在投入該方面研究。例如:壓縮機氣動性能設計,可以適應在多種氣壓環境中;在臨界范圍中能夠適應多種氣體,提升了計算精度。另一方面,在轉子性能上,現已研發出了超二階、三階高柔性轉子。或是在軸承、密封、系統調試等方面,已成功突破。所以,怎樣與國際壓縮機設計水平相等,成為現階段主要問題。